2010年9月30日 星期四

人口遷移之研究 part 1(許道欣,1992)

一、經濟機會
(一)所得水準
潛在遷移者於遷移地點所能獲得的所得水準將是影響遷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而言,研究者均會預期人們會往提供所得機會較多的地區遷移,
但所得對於移出地區而言,事實上具有雙元角色。
移出地區可能因未來所得機會較低而引起人們遷移,但另一方面遷移者也需要有足夠的財力才能遷移。
高所得者比較能負擔遷移成本,比低所得者較具移動傾向。因此,所得與遷出的關係變得不明確。
然而,所得扮演拉力的角色似乎超過推力,亦即迄點的所得變數應較起點的所得變數對遷移流向更具影響力。
許多研究結果均支持此一論點。
(二)就業機會
潛在遷移者對於遷移地點的就業機會也是重要影響因素之一。一地之勞動力市場若對勞動力需求較大,
則較能提供較多的就業機會,新增之就業機會同時具減少移出與增加移入之雙重效果。
有些研究指出:失業率是用來反應一地區就業機會的簡單指標。
理論上,一地區失業率愈高,則移出人口愈多;相反地移入率與失業率之間應呈負相關。
但許多研究結果與預期並不一致。
經常發現失業率愈高地區反而有較高之移入率,有時亦發生失業率對人口遷移並不具影響力或影響微小。
也有研究指出以勞動力市場的轉業率(進出勞動力市場的勞動力比率)來代替失業率,對淨遷移的解釋效果更佳。
另外,失業者或對現況不滿意者具有較高之遷移傾向。

二、生活品質與寧適性
生活品質概念是一種個人滿意程度的主觀表現,不僅因人而異,也因地點、時間而有所不同。
生活品質的組成因素大多具區位固定性,而非均質性的分佈。由於所得與生活品質具有替代性,
一理性行為者將願意以較少的所得換取較高之生活品質。而對於較高之生活品質與寧適環境之獲得必須透過遷移才能獲得。而在實證研究上卻面臨一大困難,因為生活品質與寧適所包涵的變數有無限個變數,而且這些變數間存在關聯性,研究者往往面臨精確校估,抑或承受變數遺漏兩者間得困難抉擇。生活品質與寧適變數對都市內或區域間的遷移類型的不同亦不盡相同。例如氣候、污染、人口密度、犯罪率等對影響的遷移類型應該不相同。

三、空間結構
(一)人口規模與都市化程度
人口規模與都市化程度通常反應一地區之規模經濟、聚集經濟或勞動力市場之大小。一地區的人口規模越大或都市化程度越高,則勞動力市場可能愈大。對潛在的遷移者而言,其獲得工作之主觀機會愈大,故遷移人口會愈多。許多研究均證實人口遷移傾向於移往人口規模較大、都市化程度愈高之地區。但反過來說,假如大都市的規模經濟或聚集經濟足以構成吸引力,為何人口依然遷離大都市?研究指出這是大都市生產效益減少的結果。
(二)距離
距離在遷移模型中所代表的意義有三:
1.遷移的貨幣成本,主要是交通成本
2.心裡成本,與家庭及親友分離是主要的考慮。遷移的距離越長,則重聚的機會愈少,心裡成本愈高。
3.資訊、不確定性與風險。資訊隨距離的加長而遞減,不確定性與風險隨距離增加而增加,潛在遷移者的預期收入因而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