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須很誠摯的說,
我們的都市,沒有更新計畫、再生機制、事業策略。
在更新公司待過,只要基地旁邊兩條路、面積夠,很容易就可以劃定更新單元了,
至於,更新單元的開發與周邊的關係呢?
阿...有阿,一個小小的更新獎勵,F5,而且他還包了個綠建築獎勵在裡面。
天曉得更新單元和周邊的關係剩下多少...
一、慈佑宮的前例,地方特色與公共空間在臺北市都市更新的困局
我認為慈佑宮、廟埕廣場、饒河街、水岸融合而成的MAZU計畫是個厲害的更新策略,
但我們還沒有辦法確認MAZU計畫的後續是不是有人會來執行、北岸是不是真的一起劃入更新單元、容積可以調配?
同時,這還沒辦法成為一個“再開發機制”,MAZU計畫只有在慈佑宮可行,其他的廟宇、保存區,不知該如何套用。
或許可以利用這計畫,好好的研究一下
保存區、廟宇周邊的地方特色、公共空間營造在都市更新中的角色。
或許,一些文化資產、保存區與都市更新的關係可以不必這麼緊張。
二、Last mile的都市更新
已經有研究指出,住戶與建設公司的信任度越高,參與都市更新的意願就會越高。
都更推動中心應如何促進都更意願?如何建立建設公司與住戶的信任度?
而都更推動中心也必須要能從中替大眾取的公益空間、公共設施。
如何不再發生文林苑?如何真正的拔釘?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拔釘機制,落實更新計畫。
不要一堆事業計畫、權變卡在更新處都不敢動,因為還有5%的釘子沒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