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下述人物與組織介紹,原為我的學位論文第三章研究戰後臺灣初期規劃組織的部分註腳,後因與兩位老師討論後,這些註腳內容太長,而在最後留下的註腳部分做了大幅刪修,原擬將原文皆整理放置於附錄,但後來論文內容已太厚了,大概無法再放到附錄部分,目前這部分只是從學位論文(1950~1955)限定下對部分都計界人士與組織的介紹,之後得空時我會就手邊訪談和蒐集到的相關資料,以及未來進一步的研究,再陸續進行對於1950年代中期以後相關人事與組織(包括王章清,張隆盛,蔡勳雄,經合會都計小組及其所培育的第二代規劃師)的介紹.
費驊(1912-1984),字之驊,江蘇省松江縣人。生於1912年5月23日,193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構造學門,1935年途經日本,搭輪船赴美,進入康乃爾大學土木工程系碩士班,1936年自康乃爾大學畢業後,繼入哈佛大學繼續進修。1937年7月對日抗戰後,費驊自美返國,擔任浙江省公路局工程師,1937年12月轉任福建省建設廳技正(當時省主席為陳儀,廳長為嚴家淦),後於福建省政府歷任公路總工程處工程師、經濟建設委員會工礦專門委員等職務。1943年後轉任交通部公路總局川康公路管理局副總工程師,1944年改任軍事委員會戰時運輸管理局川康公路管理局副局長。1945年抗戰勝利後,奉派來臺出任工礦處公共工程局局長,期間並邀集交大土木工程系同學與工程界朋友多人,一同來臺參與戰後初期臺灣公路、水利、給水等搶修復員工作,奠立下後來「省公共工程局」之基礎。費驊在1947年後轉任省政府鐵路局系統工作,1950年以後進入美援系統與中央部會相關工作,曾先後歷任交通部設計委員會委員、經安會工委會委員(負責交通運輸計劃審議與美援資金分配)、美援會第二處處長(職掌美援電力、交通、教育、衛生及技術訓練計劃)、交通部常務次長、經合會副主委兼秘書長、行政院秘書長、財政部長等職務(傳記文學,1985:139-141)。費驊在轉任美援系統與中央部會工作後,仍積極協助「省公共工程局」對於美援工程與技術訓練計劃之申請,一方面持續強化「省公共工程局」在戰後臺灣都市規劃與工程建設工作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則持續協助公共工程局人員赴美進修研習,之後並提拔部分工程人員先後進入美援系統與中央部會工作。
顧儉德(1912-1995),江蘇省太倉縣人,生於1912年。193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後赴美就讀密西根大學,獲得工程碩士學位。1937年抗戰開始後返國,抗戰期間曾任全國經濟委員會西北辦事處技佐、南京市政建設委員會工程司、軍事委員會西南運輸處正工程司,1945年抗戰勝利後,曾短暫擔任善後救濟總署浙閩分署專門委員,負責浙江與福建省善後救濟工作。同年底接受交大土木同學費驊邀請,來臺協助接收與復員工作,出任工礦處公共工程局副局長,並於費驊轉任臺灣鐵路管理委員會副主委後,接任建設廳公共工程局局長,1949年公共工程局裁撤後,顧儉德調任建設廳技術委員會主委。1952年上海交大土木同級同學張仁滔出任臺灣省物資局局長,邀請顧儉德擔任副局長,隨後張仁滔調任國民黨黨營事業服務,由顧儉德接任物資局局長。顧儉德後來受前臺灣銀行副總經理應昌期邀請,離開公職,協助發展民營高級紡織工業,先後擔任利華羊毛公司總經理與董事長,趙耀東擔任經濟部長時期,曾受邀擔任經濟顧問專家,協助提供發展紡織工業的政策意見,於1995年8月病逝於美國聖地牙哥(陳樹曦,1996:84-85;劉永楙,1995:67)。
張金鎔(1911-?),浙江省嘉興縣人,生於1911年,上海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構造學門與英國皇家理工學院結構工程系畢業。抗戰期間曾任粵漢鐵路工程員、福建省工務局局長、國立廈門大學教授等職,抗戰勝利後,受費驊邀請,來臺協助接收與復員工作,曾先後擔任建設廳公共工程局副局長兼建築組組長、建設廳副廳長等職,曾於1950年代中期參與規劃中興新村疏遷與工業區開發工作。1963年受聯合國聘請為規劃技術援助專家,在旅外擔任專家十年期間,先後被派往菲律賓、伊朗、烏干達、土耳其及中東各地,協助當地政府推動都市規劃及工業區開發計劃。1973年返國,受聘為行政院經濟設計委員會與中華工程公司顧問(中華民國當代名人錄編輯委員會,1985:1175;陳樹曦,1996:84-8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73-79)。
劉永楙(1910-2007),福建省閩侯縣人,生於1910年。193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市政學門,專攻衛生與市政工程,獲得土木工程學士,隨即赴美進修攻讀碩士學位,1937年獲得美國哈佛大學衛生工程碩士。1938年返國參與對日抗戰,協助國際聯盟防疫委員會防治粵桂兩省之霍亂,1940年起擔任軍政部陸軍衛生勤務訓練所主任教官,兼任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指導員之職。1945年抗戰勝利後,接受費驊邀請,來臺協助接收與復員工作,先後出任工礦處公共工程局都市計劃組組長、建設廳公共工程局副局長,初期負責全省市政、衛生與自來水工程之修建工作。1949年建設廳公共工程局裁撤,劉永楙轉任建設廳土木科長,仍主要負責當時臺灣省都市計劃與公共工程建設之規劃與執行工作,劉永楙於擔任土木科長、工程總隊隊長、建設廳副廳長任內,積極爭取美援會、農復會資源,以及運用個人與美國工程學界之聯繫,提供土木科相關工程人員出國進修研習,為後來臺灣工程界諸多領域培育出重要人才,劉永楙於建設廳副廳長任內,並曾協助推動石門水庫建設與規劃中興新村建設等重大規劃與建設工作。1957年受聯合國聘請擔任援外衛生工程顧問專家與計劃主持人,前後在中東、歐洲及非洲工作長達十四年,主要從事上、下水道之發展,1970年劉永楙從聯合國退休後,先至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大學進修衛生工程,1971年奉召返國,出任中華工程公司董事長,1978年奉准退休。於2007年,病逝於晚年隱居的臺北縣淡水鎮。劉永楙在光復初期受費驊邀請來臺,參與戰後臺灣都市規劃與工程建設等工作,在費驊與顧儉德先後離開省公共工程系統後,在1950年代期間,主要是由劉永楙與張金鎔兩人主持省公共工程系統的實際工作與人才培育,在此期間內,劉永楙並透過接受美援會與農復會專案援助之關係,積極爭取工程人員出國進修機會,為省公共工程系統培育了許多規劃與工程人才,並進一步強化省公共工程系統與美援相關機構之聯繫關係,此時期劉永楙等人對於工程人才培育與美援機構合作之基礎,對於1958年以後,王章清重組建設廳公共工程局之背景,以及之後公共工程局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倪世槐(生卒年不詳),1935年從上海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畢業,1949年以後來臺,之後長期任職於省政府公共工程系統,在劉永楙擔任建設廳土木科長時期,曾被派赴哈佛大學進修衛生工程與都市規劃,從戰後初期便長期在省政府公共工程系統裡,實際負責協助各地方政府代為擬定與審訂都市計劃工作。在1958年王章清受命重組新公共工程局之後,由王章清升任其為公共工程局都市計劃組組長,專責統籌協助地方政府擬定都市計劃,以及配合人口與工業發展趨勢,開始研擬全省各地之區域計劃工作。在1965年,由聯合國援助專案計劃下,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都市建設及住宅計劃小組成立,由小組執行秘書兼公共工程局局長王章清指派兼任小組規劃組組長,負責協助外籍專家與帶領規劃組年輕成員進行都市與區域研究與規劃工作,曾協助翻譯外籍顧問團團長孟松早期在臺灣發表之相關文章與報告,之後並曾與王章清、張祖璿等人合編《都市及區域規劃》一書,此後並曾單獨翻譯與出版《都市及區域之系統規劃原理》、《三國人物與故事》兩本書。
高啟明(1910-1998),本名高鈞,以字行,江蘇省金山縣張堰鄉(今上海金山)人,生於1910年。祖父高望之為金山名紳,父親高平子為著名天文曆學家,母親葛太夫人為浙江平湖望族。高啟明幼讀家塾,1926年進入上海震旦大學預科就讀,專攻法文。1930年赴法國留學,進入巴黎市政學院攻讀建築及都市計劃,1935年畢業,同年與赴法國參加國際天文學會之父高平子,一同搭乘火車經西伯利亞返國。回國後,初在江蘇省政府建設廳任職,並取得建築師職照,隨後赴杭州,受之江大學邀請,為其設計部分建築工程。抗日戰爭爆發後,遷赴上海,與友人費驊等在上海成立四維建築師事務所。抗日戰爭勝利後,接受費驊邀請,來臺協助接收與復員工作,於1945年11月抵臺任職於公共工程局,1946年秋返回上海探親,並將眷屬接至臺灣。來臺初期,曾參與臺灣總督府(現今之總統府)修復工程,以及參與臺灣省博覽會策劃工作。高啟明於任職於公共工程局期間,參與臺灣各地都市規劃與審議工作,並曾多次代表公共工程局赴美國、日本及歐洲參與會議及考察。1962年受聯合國之聘請,至非洲奈及利亞拉哥斯市技術學院擔任客座教授兩年。返臺後,於1965年,轉任行政院經合會都市計劃小組,以本地高階工作人員身分協助外籍顧問在都市規劃與土地政策方面的工作,並同時兼任文化學院市政系教授。退休之後曾先後任教於中興大學、中原大學、中國文化大學等校,教授都市計劃相關課程。1990年返回大陸探親,1998年6月4日因急性腎臟衰竭併發心臟衰竭,入臺北市臺安醫院,次日凌晨病逝於臺北(高準,2007:150-151)。
李如南(1915-2011),浙江省海寧縣人,生於1915年。1938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土木工程系,抗戰期間曾輾轉於東南、西南及西北各省,參加水利、公路與機場建設等工作,抗戰勝利後,接受費驊邀請,來臺協助接收與復員工作,初期曾任職於工礦處公共工程局水利組,隨後調任臺灣工程公司辦理公家宿舍與道路工程的工作,1951年被聘任為國防部軍事工程委員會工程處主任工程師,協助辦理美援與軍事工程相關業務。1958年,王章清奉派重組建設廳公共工程局(新公共工程局),並出任首任局長,隔年王章清為配合臺灣省政府接辦中央政府交辦之國民住宅業務,奉准於公共工程局下成立國民住宅工程處,王章清洽商吳文熹建築師推薦人選,吳文熹便將李如南推薦給王章清,王章清隨後便指派李如南出任國民住宅工程處處長,之後李如南便先後在公共工程局國民住宅工程處、臺北市政府工務局與行政院經合會都市計劃小組(都市規劃處)等單位裡,長期負責建築管理與國民住宅等相關業務。李如南於擔任國民住宅工程處長任內,積極推動國民住宅政策、財務、技術與管理等業務,在當時被各界視為國內重要的國民住宅專家,期間並曾先後擔任中原理工學院建築系、中國文化學院實業計劃研究所、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教授,教授國民住宅、建築法規與管理等課程。1967年臺北市升格為直轄市,王章清調派兼任臺北市工務局局長,李如南一併被借調,出任工務局副局長兼任建築管理處處長,協助王章清在臺北市推動都市建設與建築管理業務。1970年,李如南辭去工務局副局長工作,同時受到經合會副主委費驊與交通部次長王章清邀請,在王章清同意下,李如南接受費驊邀請出任經合會都市計劃小組副執行秘書,協助執行秘書兼公共工程局局長張祖璿,在經合會負責推動都市規劃與住宅建設工作,1971年經合會都市計劃小組改組為都市規劃處(此單位曾多次易名),李如南出任副處長,在1980年從經建會住宅及都市發展處副處長職位退休後,受時任經建會副主委王章清與中興工程董事長顧文魁的邀請,同時擔任經建會與中興工程公司顧問。2011年8月病逝於臺北市(中華民國當代名人錄編輯委員會,1985:1143;李如南,1994)。
哈雄文(1907-1981),為國民政府在大陸時期重要的建築學者與規劃官員。為湖北省武漢市人(回族),1907年生於北京,1927年畢業於清華留美預備學校,1928年赴美留學,1932年2月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建築與美術學士學位。1932年回國工作,初入董大酉建築師事務所,並參加中國建築師學會工作。1935年擔任瀘江大學商學院建築科主任。1937年受邀擔任內政部地政司技正,主持都市規劃與工程建設工作,1942年7月內政部營建司成立,隔年5月哈雄文正式出任營建司司長,直到1949年3月主動呈請辭職,前後擔任營建司長約7年(內政部營建司隨即在1949年5月裁併到當時地政署之一科,可參考本章註18之說明)。在1949年之後,哈雄文並未隨國民政府撤退來臺灣,選擇留在中國大陸,曾先後擔任復旦大學、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之後並參與籌設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李海清,2003:293)。哈雄文在1937~1949年間,長期在國民政府內政部地政司與營建司等單位任職,並積極籌劃當時全中國都市規劃與公共工程建設的工作,相關研究者日後若要進一步研究國民政府在大陸時期的都市規劃理念與制度,哈雄文其人及其在國民政府內政部營建司長7年任內所推動的相關政策與建設工作,應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根據《臺灣省行政各機關組織規程第一輯》的資料,當時工礦處公共工程局的組織編制,為設置局長兼總工程司一人,副局長兼總工程司二人,下設六組兩室推動相關工作,分別為總務組、水利組、公路組、市政組、建築組、材料組、會計室、統計室(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秘書處編輯室,1946:156-157)。「省公共工程局」在戰後臺灣的都市規劃與公共工程建設上,長期擔負了實際規劃與人才培訓工作的重要角色,在1950~1970年代中期之間,除了主要負責臺灣的都市及區域規劃工作外,在1960年代中期以後,陸續創設的重要研究與規劃單位(如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都市建設及住宅計劃小組、臺北市政府工務局等),基本上都是以「省公共工程局」班底的成員為核心成立的,除規劃實務工作外,「省公共工程局」成員在1960~1980年代之間,就臺灣的土木、建築、市政、規劃等領域的高等教育工作推動上,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省公共工程局」從光復後到精省前,共歷經六個階段的組織沿革,分別為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工礦處公共工程局(1945/10~1947/05)、臺灣省政府建設廳公共工程局-與前一階段都俗稱老公共工程局(1947/05~1949/10)、臺灣省建設廳土木科(1949/11~1958/05)、臺灣省政府建設廳公共工程局-俗稱新公共工程局(1958/05~1973/10)、臺灣省住宅及都市發展局(1973/10~1997/08)、臺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處(1997/08~1999/07)。對於交大工程在臺學人的系譜及「省公共工程局」的組織演化,及其在戰後臺灣都市規劃與工程建設所扮演的重要影響,筆者將於附錄部分,另行撰文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