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規劃的思考邏輯,我們的確需要一套績效評估的標準,
告訴大家,長多高、吃多胖、吃什麼才是會環境友善的成長方法。
對我來說,這套績效評估很有趣,但也覺得很危險,
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一定要長得健健康康,標準的身材。
突然覺得,這很像是某種品牌的直銷公司,
用一種很絢麗的行銷手法,勸你要吃這個吃那個,花很多錢,
在某段時間,這件事情的確重要,但是在一段時間過後,這件事情還是這麼重要嗎?
我對這個答案變得不是很確定了。
但是我覺得,可以選則房子所需要的性能,
例如說,住宅區、景觀住宅,通風、採光、低碳的性能都要達到,
那麼就必需要討論多好的通風,多好的採光,如何的低碳,
相較於原有的機制,會有多不好,通過績效評估之後,可以變得多好。
例如說,商業區、沿街店鋪,好的步行環境、逛選環境、挑高等等,
那麼就必需討論多寬叫做好的步行,要哪一種逛選環境,挑高多少會讓人覺得舒適,
相較於原有的機制,會有多差,通過績效評估,可以改變哪些問題。
並不是嫌棄設計師、建築師愛做設計,
但設計做完了,就是你爽而已,並不會真正的落實,那有什麼用?
都市計畫是一門非常務實的事情,雖然常常只是牆面掛掛,但他要接觸到民眾,
知道民眾的需求,然後做一點點小修正,稍微接近預期想要的成果,就已經阿彌陀佛了!
在用電上,整體的都市計畫,應該回到績效評估,達到某種績效品質(碳排放、水、風環境、節能),容積要多少有多少,台電就直接依據開發者提出的節能標準配電,沒電用自己解決,而不再是幫你蓋核電廠污染環境又增加社會的風險!
告訴大家,長多高、吃多胖、吃什麼才是會環境友善的成長方法。
對我來說,這套績效評估很有趣,但也覺得很危險,
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一定要長得健健康康,標準的身材。
突然覺得,這很像是某種品牌的直銷公司,
用一種很絢麗的行銷手法,勸你要吃這個吃那個,花很多錢,
在某段時間,這件事情的確重要,但是在一段時間過後,這件事情還是這麼重要嗎?
我對這個答案變得不是很確定了。
但是我覺得,可以選則房子所需要的性能,
例如說,住宅區、景觀住宅,通風、採光、低碳的性能都要達到,
那麼就必需要討論多好的通風,多好的採光,如何的低碳,
相較於原有的機制,會有多不好,通過績效評估之後,可以變得多好。
例如說,商業區、沿街店鋪,好的步行環境、逛選環境、挑高等等,
那麼就必需討論多寬叫做好的步行,要哪一種逛選環境,挑高多少會讓人覺得舒適,
相較於原有的機制,會有多差,通過績效評估,可以改變哪些問題。
並不是嫌棄設計師、建築師愛做設計,
但設計做完了,就是你爽而已,並不會真正的落實,那有什麼用?
都市計畫是一門非常務實的事情,雖然常常只是牆面掛掛,但他要接觸到民眾,
知道民眾的需求,然後做一點點小修正,稍微接近預期想要的成果,就已經阿彌陀佛了!
在用電上,整體的都市計畫,應該回到績效評估,達到某種績效品質(碳排放、水、風環境、節能),容積要多少有多少,台電就直接依據開發者提出的節能標準配電,沒電用自己解決,而不再是幫你蓋核電廠污染環境又增加社會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