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1日 星期四

【讀書心得】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書名很妙,十三個字,然後是一個問號結尾。
但看原文就能知道書在寫些什麼內容了:The Power of Habit.

書裡面在講我們如何培養一個習慣,講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的小決策其實是習慣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我喜歡書中談到菲爾普斯的故事,他原本是一個靜不下來的小孩,但是被游泳教練看上了,於是,從小習慣開始培養,睡前、起床都先看過一遍游泳的錄影帶,所以他在夢裡也就是準備著明天的游泳訓練,以及隨時想像著最完美的泳姿,起床後,再復習一遍,然後開始每一天的訓練。
所以,有些教育的書籍說,能夠一起吃晚餐的家庭,小朋友的功課會比較好,有一早起來鋪床習慣的人,比較能夠自律。

書裡面也教導我們許許多多除掉壞習慣、培養好習慣的方法,個人覺得這樣的研究是滿好的,但是萬事起頭難,難就難在我們要找到改變我們習慣的動力、誘因,當我們已經習慣懶惰、抽煙、喝酒、愛吃的時候,要找到能夠讓我們有成就感的事情,從小地方慢慢累積,從小贏累積成大贏,然後就能事事成就。

這讓我想到了都市計畫中也有一點點類似的做法,舉例來說,台北好好看!這個計畫聽起來好像只是幫台北化化妝,種點樹,拆拆招牌之類的,但從長遠的來看,這個計畫是配合著花博來的,花博不只是一個花卉的比賽,背後蘊涵著無數的都市意像,於是,我們應該如何行銷圓山?如何行銷大佳河濱公園?除了透過幾種厲害的花卉比賽之外,還有周邊都市環境的改善,讓別人參觀過,還會想來的都市行銷策略。於是,我們從容積寄存開始,把周邊不好看的、沒在用的公有建築先拿來美化一下,橋樑也裝上LED燈,讓夜景豐富一些,公館市場也就這樣美化了,羅斯福路周邊,也因此而妝點了許多小地塊的臨時公園,讓整體的都市環境品質一下子獲得了提升。

下一步,從環境的小贏,一點一滴的累積市民對於公共環境的美學概念,才能夠在舊房屋都更的時候,對於公共環境有想法,捐贈出來的公益設施,也才會有用,才會對地區、街廓的小環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