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文章轉貼】台灣人假的社會資本

原文網址: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22000691-260109

再過幾天2013年的台灣即在「假」字中結束。它說明台灣政黨惡鬥,沒有真正的反對黨;關說當道,沒有司法獨立;黑心廠商充斥,沒有食品安全;環境遭汙染或濫墾,沒有國土安全……。

台灣人「有機會就占他人便宜,否則別人會先下手為強。」造成「假」的社會資本。近百年來,台灣人習於將這種「假」的社會資本歸罪為舶來品,除了指責政黨、黑心廠商,或政府,很少反思或承認:「假」是否為台灣文化的一部分,我們是否也曾作「假」,一點一滴地流失「真」的社會資本?

1921年11月30日蔣渭水以日文發表《臨床講義》,為台灣「假」的社會資本開出第一張診斷書,細數台灣人症狀「道德頹廢,人心澆漓,物慾旺盛,頑迷不悟,枉顧衛生,智慮淺薄,不知永久大計,只圖眼前小利,墮落怠惰,腐敗、卑屈、怠慢、虛榮、寡廉鮮恥,……」前述蔣氏診斷台灣人的症狀,迄今改變多少?

當前,台灣「假」的社會資本,根本問題在於「互信範圍」。我們的現狀是「有機會就占他人便宜,否則別人會先下手為強。」即便是對家人也一樣,於是乎在公共領域與他人合作的層次很低,很難與他人有信任的結合。因此,產生是非與公義相當模糊的社會資本。

台灣人有機會就占他人便宜的「假」社會資本,也展現在生活中各層面,如要求食物安全健康,但卻要色香味俱全;要求平均財富,卻不努力克盡社會責任;要求加薪,但又不忠於職守,提升工作效能;要求社會福利加碼,但又不能接受政府加稅;要求提升大學教學品質,卻又接受大學普羅化;要求台灣變成福利大國,又要台灣成為低稅天堂;要求保持低電價,又不節能減碳?

展望2014年我們要思考的是:台灣社會的各行各業,是否要繼續傳承有機會就占他人便宜的「假」社會資本,繼續讓它在台灣橫行無阻?或者是決志揮別它,建立「真」的社會資本?(作者為大仁科技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