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技──沒人教過你的應徵技巧 -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本文轉自 Winston Chen @ 飛向科技〈祕技 -- 沒有人教過你的應徵技巧〉。作者 Winston 為在矽谷工作的台灣工程師,Inside 獲作者授權轉載。本文是 Winston Chen 參考 Medium 的〈Recruiting Advice No One Tells You〉以及自身經驗所撰。
上一篇文章〈美國人,印度人,與華人在積極程度上的差異〉推出後,在網路上引起了一些討論。在其中的一個討論中,有讀者推薦了這篇文章,說這篇文章跟美國人,印度人,與華人在積極程度上的差異討論的東西有點像。
讀了以後,我認為這篇文章可以大大的補強我之前的論述的深度。於是我聯絡了該文的作者 David Rogier (某位史丹佛的 MBA),他也很樂意跟台灣的大家分享他的想法。
正文開始
研究所職涯發展中心的職涯顧問超討厭學生跟她抱怨的。每個跑去找他的學生都認為他們最厲害,獨一無二,但是想應徵的公司卻一點都沒有看見。
所以當我跑去煩他說找不到新創公司工作的時候,她叫我直接去跟 Tristan 談談。他的看法完全改變了我「找工作」 的做法。
故事是這樣的
2009 年的時候,Tristan 想要加入當時最紅的新創公司 ── Foursquare 。
於是他上了 Foursquare 官方網站上申請。
沒有回音。
Tristan 在網站上找到了 CEO 的 email ,寄了封信過去。
還是沒有回音。
Tristan 又寄了一次。
一樣沒有回音。
再寄一次。
死都不理你。
(我自己是很鐵齒的人拉,但是我應該會在第四次後就放棄了)
但 Tristan 不放棄,再寄一次。
沒有回音。
Tristan 不信邪,又寄了 3 次。還是一點消息都沒有。
開始幫 Foursqure 工作
你猜 Tristan 會怎麼做?他直接開始幫 Foursqure 工作。
他想要做業務開發的部分,於是他直接拿起電話拉客戶,說他自己是學生,問公司們願不願意在 Foursqure 上面放廣告(不要忘記,這時候他根本還沒有進入 Foursqure 工作)。
那時候 Foursqure 還不那麼主流,很多時候他必須跟廠商解釋 Foursqure 是什麼東東。奇蹟似的,真的有那麼幾間公司答應了。
於是Tristan 第 9 次 Email 給 CEO ,跟他說自己幫 Foursqure 拉到了幾位客戶。
這次,CEO 回信了。隔天馬上見面。Tristan 進入 Foursqure 主掌業務推廣。
這怎麼可能?
就是有可能!這方法讓你鶴立雞群。不要忘記那些熱門的公司每天接到成千上萬的申請書,他哪來得及好好認識你,花時間了解你有多特別啊?
直接動手做有下列幾項好處:
- 你立刻變成紫牛,變得非常特別
- 表現你在該公司工作的決心
- 公司已經知道你在這方面的工作能力了
如果你在徵人,你會比較想要根一般的申請者談,還是跟那個已經幫你成交兩間廠商的應徵者談?
怎麼做啊?
有時候真的不知道怎麼作,要展現什麼。
參考下列的想法吧:
著重在你『看起來』很弱的部分
在申請 IDEO (一間革命性的產品設計顧問公司),我有找之前在 IDEO 朋友出來問一下 IDEO 會認為我最弱,打我槍的地方。
她只問我一個問題:你真的有創意嗎?能做創意相關的工作嗎?
我根本沒有作品集,我之前的工作是做供應鏈管理的。
於是我決定不上官方網站申請工作,直接來做本書。
我花了 10 個小時的時間,在 4 個機場行李轉盤之間徘徊研究,訪問了 23 個旅客,接著把我對行李轉盤的改良設計集結成冊,丟上去給 IDEO 。我錄取了他們的實習計劃。
直接動手做該職缺的工作
研究所畢業後,我想從事產品管理相關的工作,當時我覺得Evernote 很屌,於是我想讓他們看看我的表現。我希望能夠改善新用戶的體驗,於是我一樣面談了 23 個新用戶,整理我的想法後,寫成 10 張投影片,寄給 CEO 。
他 30 分鐘之內就回信了,直接邀請我到辦公室跟他們談。
動手做他們需要幫助(比較弱)的方面
有個朋友想要去某間熱門的線上交友網站上班。他做了一些功課後發現該網站的最大問題是女性使用者數的不足。於是想用優化過的 Facebook 廣告來證明他的能力,希望達到花 60 塊新台幣打廣告就可以找到一名女性用戶。
他設計了超過 50 個廣告,測試了以後,把表現最好的那幾個打包寄給 CEO,你覺得這位 CEO 有沒有回信?答案是肯定的。
沒有用怎麼辦?
這方法還是有就那麼一次不管用的時候 。我把我的工作打包後,寄給某間公司的人資主管,沒有回音。我又多做了一些寄過去,還是沒有回音。於是我打電話給 Tristan ,問他要怎麼辦。
他說:「如果你幫某間公司做了些成績出來,但是該公司卻連回應的基本禮貌都沒有。還是不要去那邊上班了吧!」
我認為 Tristan 大哥是對的。
要進一步的資料,去找 Keith Ferrazzi 吧,試試看他還在測試階段的課程。